具身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阿童木机器人云栖大会引关注
金秋时节,西子湖畔,一场以“云智一体·碳硅共生”为主题的科技盛会——2025云栖大会在杭州云栖小镇盛大举行,吸引全球50多个国家2000余位嘉宾与会。
在这场汇聚人工智能前沿成果的舞台上,京津冀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联盟与阿里云智能集团共同主办的“2025第四届中国机器人云栖论坛”成功召开,阿童木机器人作为天津本土首款人形机器人的创造者,在论坛上发表了关于具身智能商业化路径的重要见解。

本次大会设立三大主论坛和110余场专题讨论,展览面积达4万平方米,集中展示人工智能、计算技术和前沿应用领域的最新成果,500余家企业带来了3500款展品。在前沿应用馆,参观者可体验机器人足球、机器狗赛跑等“具身智能运动会”项目,以及AI眼镜和机械臂操控等最新技术。这些展示让与会者直观感受到具身智能技术已从概念逐步走向实用阶段。
大会特别设立的“AI超级交易所”,为企业级AI产品提供展示和路演平台,直接对接需求方。这种机制为像阿童木机器人这样的创新企业提供了“技术与市场对接”的宝贵机会。

作为大会重要组成部分,第四届中国机器人云栖论坛以“具身时代·定义下一代生产力范式”为主题,聚焦具身智能这一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领域。论坛由京津冀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联盟秘书长张欢喜主持,汇聚了复旦大学教授陈涛、浙江大学教授王进等学术界代表,以及阿童木机器人、优宝特机器人、松应科技、乐聚机器人等企业精英。
在论坛圆桌对话环节,针对浙大教授王进抛出的“具身智能的商业化路径与市场前景”主题,阿童木机器人CMO施凤财分享了公司对具身智能商业化路径的深刻见解。他指出,当前具身智能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的关键阶段,工业领域将成为率先突破的市场。

“具身智能不是要替代传统工业机器人,而是填补其能力空白。”施凤财解释道,“目前生产车间里有移动机器人和固定轨迹的抓放机器人,但当生产线上有物品掉落到地面时,仍需要人工干预。阿童木机器人的设计理念就是成为能够胜任这类灵活任务的智能助手。”
当前,阿童木人形机器人“天兵一号”已在多个行业展现出应用潜力。这款机器人创新地在腰部和脖子部位引入并联机构,使其腰部承载能力达200公斤,手臂承载能力达5公斤,具备优越的运动灵活性和负载能力。
对于具身智能的商业化路径,施凤财认为应当遵循“场景驱动、渐进迭代”的原则。他建议行业从特定细分领域切入,通过解决实际痛点证明技术价值,再逐步拓展应用边界。

阿童木机器人能够在云栖大会这样高规格的平台上分享见解,源于其深厚的技术积累。作为行业领先的高速机器人专家,其自2013年创立以来,专注于高速并联机器人、高速SCARA机器人、自主控制器、驱控一体技术、视觉系统等智能制造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经过十余年发展,阿童木机器人并联机器人市场份额已连续5年位居赛道第一,产品远销欧美、日韩及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累计服务客户8000余家,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蒙牛、康师傅、双汇集团、同仁堂等知名企业。

今年7月,阿童木机器人宣布其无锡基地正式启用,这是公司从“单项冠军”向“多品类机器人产品服务商”迈进的关键一步。该基地投资近2000万元,配备1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峰值产能将达到年产5000套协作码垛机器人及2000套并联机器人。
在技术研发方面,阿童木机器人拥有核心团队来自北航、天大等知名高校,依托天津大学黄田教授团队,坚持产学研结合,自研机器人控制器、控制系统、视觉系统、核心算法等。这种技术积淀为其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伴随国家“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深入推进,具身智能作为实现人机物理交互与自主决策的核心形态,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阿童木机器人抢抓机遇,顺应“人工智能+”行动,从积极拥抱具身智能到主动参与具身智能产业生态共建共筑,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